我得了一種想看的書沒有買回來就很痛苦的病。
以前還在書店上班的時候,只要能在店裡看完的、能借的書,我一定不會買下來,因為家裡堆滿著進書店之前的餘孽,櫃子裡的書好像會自行細胞分裂,迅速佔領我的書桌床頭化妝台房間地板,我不能再做出「喜歡的書就買回家」這種攸關我睡覺空間是否足夠、助長敵方氣燄的事啊,話說書什麼時候變成了我的敵人啊哈哈哈。
可怕的是在誠品那幾年把我胃口養很大,本來不看的偵探推理驚悚小說、建築類、音樂書、圖文書、經濟類、包山包海談天說地說個沒完的人文歷史類……等等,雖然還是有些類別不太會去碰觸,例如理財書(沒財可理也沒興趣,別跟我說沒錢才需要理財這種理專會說的話,我會把人踹飛出去)、心靈勵志書(曾經認真地想要看個幾本,但是常常前言還沒看完我就不耐煩了,心情不好的話去海邊大叫比較快啊)、網路小說(恕我直言,看多了會腦殘吧)、通俗愛情小說(都是幻覺騙不了我的)…好像還蠻多的啊…(汗)。
總之尤其是迷上偵探推理以及驚悚小說這點簡直把我害慘了,這種知道結局以後就失去價值的書買他回來幹嘛(遷怒)?但是因為太想看又不喜歡站在書店看書,所以我還是默默含淚買下京極夏彥、伊阪幸太郎、史帝芬金…等等等等,如果剛好圖書館能借到我想看的書就當作天上掉下來的禮物,不過世事不盡如人意,這種事是很少發生的,看著租賃的小套房裡那一堆漸漸有攻城掠地之姿的書,雖然看完的就會放回台中家裡,但數量仍然不受控制地增生,都是錢啊錢啊我的媽啊(到底在吶喊些啥啊)!!而且每一本沒看完的都帶著討債的表情,話說《遇見野兔的那一年》封面的兔子真是可愛,不過也是隻討債的兔子就是了(淚)!
就是牠↓↓↓↓↓↓↓↓↓
會得不買會死的病,大概是因為我很怕想看的書不趕快買下來我過陣子就會忘掉這本書(老了!!),明明在書店翻看或在網路上瀏覽書訊時那麼吸引我的書,在買下的瞬間我會瞬間湧出一種安心的感覺然後直接把它擱置一旁排入待閱清單,之後繼續逛書店跟網路繼續買下其他書,陷入一種無限迴圈的惡夢循環,我要很厚臉皮地搬出班雅明說的:「藏書跟讀書是兩回事。」這句話安慰我自己嗎?講到班雅明又是另一個惡夢,《Illuminations》跟《單行道》都快發黃了我還沒看完,我想我現在最迫切該讀的應該是《不用讀完一本書》,光是書名就讓我好慰藉啊。
這種病不但短期很難治療,而且大概一輩子不會痊癒,這是我跟在書店工作的自己保持連線的一種方式,我很喜歡說閱讀就像為自己腦海裡的河流補充水源,或許我沒辦法因為讀很多書就講出什麼了不起的道理,但至少我可以感覺到自己的內心是流動的,不只是一潭文風不動的死水,這樣對我而言已經足夠,我想我不過是害怕假如沒有了書本帶來的精彩的故事、思想、人物、風景,生活會有多麼荒涼空白罷了。
《遇見野兔的那一年》書封圖片引用自: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25745